第五章 藏象学说
(一)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
基础有四:1,古代解剖学知识的认识。2,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。3,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。4,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。
五脏:心、肺、脾、肝、肾、心包(在经络学中,心包为第六脏)
六腑:胆、胃、小肠、大肠、膀胱、三焦。
奇恒之腑:脑、髓、骨、脉、胆、女子包。
五脏者,藏精气而不泻也,故满而不能实;六腑者,传化物而不藏,故实而不能满也。
奇恒之腑:中空有腔与六腑相类,贮藏精气与五脏相同,与五脏和六腑都有明显区别,故称之奇恒之腑。
“脏病多虚”,“腑病多实”;治疗上“五脏宜补”,“六腑宜泻”。
【记忆】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点核心内容
五脏的生理特点和功能为核心
原创文章,作者:医学养生知识分享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zhongcaoyaofang.cn/43133.html